Monday, May 10, 2010

史蒂芬-霍金:最好别惹外星人



  在探索频道即将推出的系列纪录片里,著名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了又一大胆理论:他坚信有外星生物的存在,并警示地球有被侵略的危险。

  史蒂芬-霍金提出,假设地球之外有外星生命存在是“极其合理”的。据霍金猜想,来自外星的巨大飞船将光临地球,并可能殖民我们的土地,抢夺我们的资源。“我们只能根据我们自己来猜度,我们不愿面对的敌人究竟拥有何种程度的智慧。”在纪录片内霍金说。

  “我想象他们生活在巨大的飞船内,他们家乡的资源已经耗尽……那些高级智慧生命或许正无家可归,在宇宙间寻找可以侵占和落脚的地方。”霍金还提出,主动与外星生命建立联系太冒险。

  “如果外星生命真的光临地球,我想那结果就好像哥伦比亚初次踏足美洲—结果对于美洲土著来说并不是好事。”

  这位因换运动神经元病(卢伽雷氏症)被困在轮椅上20年的著名科学家,靠语音合成器,耗时3年完成了这一系列纪录片脚本的修改,并以严谨的态度时时关注着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凭借图像解说,解释了为什么他会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及以何种形式存在。

  科学家认为,大多数的外星生命都是由地球、行星及太空悬游物上的小型动物或微生物组成。纪录片中有一幕,描绘一群两组食草动物正在悬崖边吃草,然后被外星人模样的黄色会飞蜥蜴类食肉动物叼走;同时另一画面显示,在木星卫星欧罗巴厚冰层下的海洋,一群发光水生物聚成一群,仿佛一片广阔的浅滩。当然,以上画面纯属猜测和想象,不过霍金想借此表达外星生物并不是对地球没有威胁的,或许某一天就有可能侵袭地球,掠夺地球上的资源,威胁人类命运。

  霍金认为外星人存在的理论依据格外合理,就在于宇宙有1000亿个银河系,每个都包含上亿计恒星,这就意味着地球不太可能是唯一衍生出生命的星球。“就凭借数学概率,如此巨大的数字摆在面前,外星生命的存在就显得尤为合理了。真正的挑战是去揭开外星生命的真面目。”霍金说。

  今年,除霍金外的多名科学家都表明他们相信外星生物的存在,包括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Brian Cox,天文学家Lord Rees等都在纪录片内发表了看法。

  关于这一系列纪录片将于5月9日在探索频道播出。整个纪录片的录制历时3年多,片中记录了霍金围绕宇宙一些神秘问题的最新见解。

  探索公司执行制作人史密森说:“他希望能制作一个既能娱乐大众,又能娱乐科学界的节目。考虑到其复杂性,这是一项很难的工作。”

搜寻生命居于核心地位

两年前,美宇航局将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穿越苍穹》发送至太空,4月28日,该机构又讨论了最新的地外生命搜寻计划。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科学家史蒂夫-斯奎尔斯(Steve Squyres)教授说:“搜寻生命确实在我们未来探索太阳系的任务中居于核心地位。”

斯奎尔斯是美国国家科学院一个就未来探测任务向美宇航局提供建议的专门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会正在研究28个潜在探测任务——从火星、木星卫星到木星。同时,美宇航局当前探测任务的主要目标是在太阳系寻找像细菌这样的简单结构生命,而非骚扰那些可能造访地球的外星人霸主。

几天前,霍金在英国播出的最新电视节目中称,外星人造访地球就像是当年哥伦布首次登陆美洲一样,“对当地印第安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位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还认为,尽管大多数外星生命会以微生物等简单的生命形式存在,但先进的生命形式可能是“游牧民族,寻求征服和开拓殖民地。”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协会资深天文学家塞思-肖斯塔克(Seth Shostak)表示,霍金的警告重新在一小部分寻找外星生命的天文学家中间激起了已进行三年的大讨论。为了避免引来危险的外星人,天文学家是否应该停止向宇宙发送目的性明确的信息呢?肖斯塔克认为这其实没有关系,并称这种方法未必会引起外星人注意。


天文学界存在巨大分歧

有些人认为,向宇宙发送信息“就像在森林中喊话,不一定是好主意”,肖斯塔克反问道,“难道我们永远躲在石头下面吗?这对我来说生不如死。”美宇航局资深天体生物学家玛丽-沃特克(Mary Voytek)说,天文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她在美宇航局召开的电话会议表示:“我们为发现任何类型、任何形式的生命做好了准备。”

沃特克指出,部分搜索外星智能生命的任务是由私人资助的,比如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大约20年前,美宇航局就这个问题专门召开过会议讨论。美宇航局前约翰逊航天中心主任克里斯多弗-克拉夫特(Christopher Kraft)表示,当时,大多数专家就担心搜寻任务会引来危险的外星人。

克拉夫特是美宇航局的传奇人物,创建了地面任务控制中心,4月28日还获得史密森学会颁发的终生成就奖。克拉夫特说,他会欢迎外星人:“我或许能学到一些东西。”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向来采取被动方法,收听外星人发送的任何信号。

人类向太空发出各种信息

不过,在过去二十多年,许多组织故意向其他星球发送信号。据肖斯塔克介绍,最为著名的是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台1974年发送的三分钟广播。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人也利用乌克兰天线多次向宇宙发送信息。现已不存在的休斯顿“邂逅小组”(Team Encounter)和一位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公开向太空发送与众不同的“宇宙召唤”,包括青少年的一段录音。

2008年,美宇航局将披头士乐队经典歌曲《穿越苍穹》传送至北极星,以庆祝美宇航局成立50周年、深空网络建立45周年以及《穿越苍穹》诞生40周年。肖斯塔克说,同一年,作为《地球停转之日》宣传计划的一部分,这部科幻大片还被发射到多颗恒星。另外,美宇航局发射的四颗深空探测器——“先驱者”10号和11号以及“旅行者”1号和2号,全部携带有录音,向外星文明致以问候,并提供到达地球的指南。

这些探测器均在20世纪70年代发射,目前正处于太阳系的边缘地带。而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线电和电视信号以及机场和其他雷达通讯信息则是人类无意中向宇宙发出的信号。斯奎尔斯在休斯顿召开的天体物理学会议上发言时表示:“那匹马很久以前就已离开马棚。无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那些信号都向那里发出。”

上帝创造完美缓冲带

麻省理工学院行星科学家萨拉-西格尔对发送至太空的信息并不担心,因为迄今为止它们是随意发送的,目标并没有直指类地行星。西格尔说:“我们甚至不清楚那些信息发到了哪里。”这种情况会在几年内发生改变,届时,新一代望远镜将可以寻找能支持生命存在的类地行星。西格尔说,但那个时候,有意造访地球的外星人可能非常先进,不需要通过地球信息也能找到我们,这不同于哥伦布首次登陆新大陆。

美宇航局前首席科学家艾伦-斯特恩说:“如果外星人有能力到达地球,或许在他们的眼中,我们就像是流窜于曼哈顿街头的蚂蚁。”距离地球最近的外星人可能也有几十光年之遥。肖斯塔克表示,1光年大概等于5.9万亿英里(约合9.5万亿公里),也就是说,即便是以光速,外星人到达地球也需要数十年时间。这是不可能的。

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是现代最早从事寻找外星智慧实验的天文学家,据他估计,宇宙中可能存在一万个有智能的文明,而已逝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认为这一数字接近于100万。肖斯塔克表示,鉴于宇宙浩瀚无边,距离地球最近的有智能的邻居可能都有5900万亿英里(约合9500万亿公里)之遥。他说:“上帝给我们创造了一条完美的缓冲带。”


时光机器可以飞进未来

  英国着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日前承认外星人的存在後,又再语出惊人。他在一纪录片内讨论时间旅行,说明「时光机器」在科学上并非无可能。例如,如果一艘太空船能以接近光速在宇宙飞行,就可让船上乘客进入未来。他指出,在瑞士地下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内,人类已把粒子加速至接近光速运行。

  物理学家霍金最近拍摄一部有关宇宙的纪录片时指出,要进入未来大概有两种方法,第一就是透过所谓的「虫洞」。霍金强调,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很难看见,它们存在於空间与时间的隐密裂缝中。同如在3度空间中,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而比分子、原子还细小的空间则被命名为「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於其中。不过,霍金表示,这些隧道小到人类无法穿越,但有朝一日也许能够抓住一个虫洞,再将它无限放大,或许将来也可以建造一个巨大的虫洞。

不能回到过去

  霍金指出,理论上时光隧道或虫洞不只能带着人类前往其他行星,如果虫洞两端位於同一位置,且以时间而非距离间隔,那麽太空船即可飞入,飞出後仍然接近地球,只是进入所谓「遥远的过去」。不过霍金也指出,时光机不能回到过去,因为回到过去违反了基本的因果论。

  另外,霍金还说,如果科学家能够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太空船,那麽太空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则,而导致舱内的时间变慢,那麽飞行一个星期就等於是地面上的100年,也就相当於飞进未来。

近光速飞行

  历史上最快的有人驾驶飞行器,是「阿波罗十号」。它达到每小时二万五千英里。但若想在时间中旅行,我们必须再快2000多倍。我们需要一部足以携带大量燃料的庞大机器。飞船会不断加速,在一周内,它就可以到达外行星。两年後,它可以达到半光速,飞出太阳系。再两年後它将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远离地球约三十万亿英里。发射四年後,飞船就会开始在穿越未来。飞船上每度过一小时,地球上将度过两小时。

  再经过两年开足马力的旅行,飞船将达到其最高速,也即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在这种速度中,飞船上的一天,等於地球上的一年。这时,我们的飞船就真正飞入未来了。

  其他物理学家支持霍金的理论,包括曼彻斯特大学粒子物理学教授布赖恩.科克斯。科克斯说:「当我们用大型强子对撞机把粒子加速,达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粒子经历的时间,以我们的时间的七千分之一速率消逝。太空中的数十年,在地球上可能已过去了二百五十万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