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8, 2009

風水起源考(一)

易經來自中國古代天文學

世界上多個古 文明對於晨早的亮星皆非常關注,獨是中華民族的古代先賢對於黃昏時的次亮星,反而予以高度重視。
 
根據二十一世紀中國古代文化學者最新考證發現,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出現的12個地支符號 ,正是代表天上星座的構圖,而我們熟悉的地支「子」,研究人員發現正是著名獵戶座的符號,反映華夏古代人民高度重視昏星的結果。


古書《夏小正》是春秋時代整理古夏人的天文曆法知識,其中記錄了中原人無法看得到的“南門星”。22天干地支更有古怪的多音記錄,不似一音一字的漢音!古天文蘊藏了極多的古夏信息..........而我們熟悉的易經、河圖、洛書及先後天八卦等,及後來發展成的五行學說,正 是古人觀察日(「易」一字的上半部)、月(「易」一字的下半部)(先天八卦的起源)、晨星及昏星的天文觀察結果。 河圖、洛書及先後天八卦,則發展成中國天文、玄空風水、陰陽五行及中醫學術之始祖。後來,中國古代先賢發現了磁針的特性,成功將後天八卦配上360周天及二十四山的方位,並再分陰山陽山,從此之後,中國天文風水亦開始得到空前發展,並率先應用在兵法布陣之上。

 
因此,我們今天運用風水、八字、紫微斗數,來達到創富及健康的目的,就必須先了解天文、曆法、節氣、太陽、太陰(月球)對人類及萬物所產生的影響,而我們將之稱為「理氣」,簡單地產,即是地球上萬物的數序。所以,在曆法上,有天干、有地支,亦有大三元(540年)、小三元(180年)、元運(20年)、年、月、日、時等等,到了後來,更發展成為「流年、流月、流日、流時」等應用層面,因此,易經之中暗藏的真正風水創富之學,是絕對百分百涉及宇宙、天文、地理的自然及統計科學。
 
如果想學易經,以致用;想學風水,不涉迷信;想學八字,了解一生;想學紫微,了解內心世界等等,中國古代天文與西方天文學這一關口,我們必須首先闖過,才可以登堂入室,步入正軌。

中國陰陽曆法
 
陽曆─僅注重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行,以地球公轉太陽一週的時間為曆年,亦稱為太陽曆。
陰曆─完全根據月球繞地球運行一週定為一個月,積十二個月定為一年,未考慮配合四季寒暑變化,一年長度約354日左右,較太陽年約短11日左右,現今回教人士所使用之回曆即係此種純陰曆。
 
陰陽合曆─是陽曆與陰曆並顧的曆法,月份以月球週期為準,年的長度以太陽年為準,為使月份與季節寒暑相配合,因此有閏月的設計,此為中國固有之曆法,相對於國曆一般習稱之為陰曆,後來因農民大都喜依此曆進行農事,故稱它為農曆。
中國曆法亦稱農曆,屬於陰陽曆(Lunisolar Calendar),即是陽曆與陰曆並顧的曆法。
 
《尚書•堯典》有“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以及“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等記載。雖然《尚書》乃後人所托,井不足以證明當時已認識到每個回歸年長度為366天,但是對於農事活動來說,“年”是最重要的週期。這是原始社會的人們從生產實踐中得到的。

所謂“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是何意義呢?中國曆法自秦漢以前至清末,共有100多種,都是“陰陽合曆”,它的歷年取回歸年(365.2425 日),曆月則取朔望月(29.5306日),由於這兩數值都不是整數,曆法家在制歷時把這兩個週期協調起來,使得每月初一為朔,每歷年中的節氣要符合實際 氣候以利生產。在春秋時期的曆法已經協調得相當成功,並定出了置閏月的規則。《左傳》記載了魯僖公五年(西元前654年)正月辛亥和魯昭公二十年(公 元前521年)二月己醜兩次“日南至”(冬至),由此可算出在這133年間有49個閏月,即19年7閏月。如以每年12個月計算,19年7閏共235個朔 望月,共6939.69日;而19個回歸年等於6939.60日,兩數十分接近。這稱為“十九年七閏法”。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的根據即來源於此。
 

干支記日法_由西元前720年起從未間斷

中國曆法採用干支記法。東漢以前只以記日,建武三十年(54) 以後,始以記年。至於干支記日法,來源甚久。夏代可能已產生天干記日法,即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個字來記日。夏代後期的幾個帝王使 用“孔甲”、“胤甲”、“履癸”等名號,可以為證。在河南安陽縣西北小屯村發掘的殷墟卜辭甲骨文,已使用干支記日法。有一塊武乙時期(約西元前13世紀) 的牛胛骨,上面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很可能是當時為計算日數所使用的干支表。
 
根據考證,比較確切地知道:中國春秋魯隱公三年(西元前720年)二月己巳, 曾發生一次日食。中國的干支記日法從這年起,一直延續從未間斷。

殷代稱十日為一旬,六十為一周。甲骨文中還有“今日”、“今夕”等詞;稱一旬以內的未來日為“翌”,一旬以 外的未來日為“來”,過去的日為“昔”。可見當時對於日子先後的概念已很明確。此外,對每天的各個不同時刻,也有專門稱呼。如“旦”即指清晨;“夕”,指 晚上;“明”,指黎明;“中日”,指中午;“是日”,指下午;“昏”,指黃昏。同時又用“大采”表示“朝”,“小采”表示“夕”。這樣,當時不但有記日 法,還有粗略的記時法。

見於史書的記時法,有《漢書•藝文志》中的“甲夜”名稱。魏晉時則有“甲夜、乙夜、雨夜、丁夜、戊夜”的區分,這和後世的一更、二更、三更、四 更、五更相似。不過記夜用十幹,而推論節氣和日月交食都用十二支。這是因為古代把一日分為百刻,所以用十幹比較方便,後來把一日分為十二辰,則以用十二支 來表示十二時辰較為方便。又因為每一時辰為兩小時,所以有子初、子正、醜初、醜正等的稱號了。
 
月份 - 月球繞地球週期為準
年 - 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為準

 
月份以月球繞地球週期為準,年的長度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為準。農曆計算月亮的部份叫做陰曆,計算太陽的部份叫做陽曆。由於月球繞地球公轉,當月球向太陽的一面向著地球時,它反射太陽的光形成盈虧月。月亮從看不見(朔月) 經上弦月滿月(望月)下弦月最後再看不見(晦月)稱為朔望月,平均一個朔望週期為29.5306日。因為這個週期不是整數,中國自古就規定這陰曆月分大小兩種,大月30日,小月29日,平均月長29.5日。稱為 「太陰月」。再適當地加上閏月使之與太陽年匯合。
 
年一般定義為太陽回歸年,是地球繞日一週回到春分點的時間。太陽回歸年平均為 365.2422 日。由於年和月的週期不是日的整數倍數,所以一年不是等於12個月。將 1 個太陽年和 1 個太陰月相除,得 365.2422 / 29.5306 = 12.368262 ,由此可知 1 個太陽年比 12 個太陰月多出 0.368262 個太陰月,約 10 日 21 小時。如果我們將 1 個農曆年定為 12 個月,那麼每過 1 年,我們就要提早差不多 11 日過新年了!如果累積19個這多出的日數(0.368262個太陰月),結果大約等於7個太陰月(0.368262*19 = 7.001747)。
 
從另一個方法去分析,1 個農曆年有12個太陰月,那麼一年共有 12*29.5 = 354 日。與太陽回歸年365日相差11日。19年裏面共累積19*11=209日。如果在這19年裏面另外加上6個30日及1個29日的月(6*30 + 29 = 209),剛好與與太陽回歸年重合。所以有19年7閏的設置。中國人早在公元前600年已發現19個回歸年等於235朔望月。比西方的Meton(公元前432年)發現早一百六十餘年。
請注意真實的朔望週期為 29.53058 日,19年有 19*12 + 7 = 235 個月,所以19年總共有 235*29.53059=6939.6887日。而太陽回歸年是365.2422日,19年會有 365.2422*19=6939.6018。兩者仍然會相差0.0869日。即是大約每220年會產生1日的偏差。所以歷朝都有修正曆法的出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