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5, 2009

月球是自然形成的吗?

月球以每年三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十亿年前,它和地球的距离只有现在的一半长

自从阿波罗十一号登陆月球后,人们发现月球表面一片荒凉,只有无尽的太空尘埃。不过,登陆月球后获得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发现,使得科学家对于月球的起源产生了迷惑!自古以来各个民族对月球都进行了长期而充分的观察。很久以前,人们就发现月亮对著我们的老是同一面。为什么呢?经过长期观察,人们发现月亮会自转,而自转的周期刚好跟他绕地球转的周期相同。所以不管月球跑到哪里,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永远是同一面。

人们还观察到日全蚀时,月球刚好能将太阳完全遮住,也就是说,从地球上看,月球跟太阳是一样大的。后来天文学家发现,这是因为太阳距离地球的距离刚刚好是月球距离地球的395倍,而太阳的直径也刚刚好是月球的395倍,所以在地面上就会感觉太阳与月亮是一样大的。

科学家把围绕行星旋转的星体称为「卫星」。九大行星之中的木星、土星等,都有卫星环绕著,其直径比起行星本身往往只有几百分之一。月球非常特殊,其直径竟占了地球直径的27%!
这些巧合的数据使天文学家产生了疑问——月球真的是天然形成的吗?


登陆月球后的新发现

  • 比地球岩石更古老的月岩
1969 年阿波罗号太空船登陆月球后,太空人得以在月球表面上采集岩石标本。分析后发现月岩非常古老,许多甚至超过目前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根据统计99%的月岩 年龄超过地球上90%的古老岩石,年代在43亿年到46亿年以前。分析月表的土壤时也发现年代非常久远,有些甚至比月岩的时间早了10亿年。目前推测太阳 系形成的时间约有50亿年,科学家也难以解释为什么月岩与月表土壤会有这么长的历史。
  • 月震实验显示月球是空心的
当太空人回到太空舱后,登月小艇便被抛弃至月球表面,设置在72公里外的地震仪测得月表超过了15分钟的震动。我们在用力敲击实心铁球时,一般只能维持短暂的振动,不久就停止了。但是敲击一个空心铁球则会发出嗡嗡而持续的振动。月震实验显示月球很可能是个空心球。
还有,当实心的物体受到撞击时,我们可以测得纵波和表面波两种,「纵波」是一种穿透波,可以由表面的一边经过物体中心传导到另一边。「表面波」则只能在极浅的表面传递。当科学家长期观察月球上的月震记录,发觉出现的全是表面波,他们惊讶地表示:月球是空心的!
  • 包著金属壳的月球
月亮上有一块块的黑影区,当太空人用电钻想在上面钻洞,钻了很久却只钻进一点。按理星球的表面是土壤与岩石所构成,不该硬到钻不进去。分析后,发现这些区域地表有很大一部份含有超级坚硬的「钛」金属。

科 学家长久以来对月球上的陨石坑特别浅感到困惑。据推算,直径16公里的小行星以每小时5万公里的速度撞上地球,将造成比直径大四、五倍的坑。依此推算,在 月表造成直径300公里的加格林陨石坑(Gagarin Crater),其陨石若撞在地球上会造成至少1200公里深的大坑,然而实际上加格林陨石坑却仅6.4公里深!科学家解释是月球的外壳非常坚硬,如同一 个空心的金属球。

月球只以一面对着地球,所以我們在地球永遠只能夠看見月球的一面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 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月球除东升西落外,它每天还相对于恒星自西向东平均移动13°多,因 此,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都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月亮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而自西向东的移动却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的结果。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 叫做一个“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同时,它本身也在自转。月亮的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也就是它自转的周期。

  月球这种奇特地自转结果是:月球总以同一半面向着地球,而从地球上永远看不到月球背面是什么样,只有靠探测器才能揭开月背千古之谜,人类的这个愿望早在30多年前就已实现了。 当今大型天文望远镜能分辩出月面上约50米(相当于14层高楼)的目标。


月球是人造的?

根据发现的不寻常现象,两位前苏联的科学家提出了月球是外表经过改装后中空的宇宙飞船的假设。
这 项大胆的假设引起了不少争论,是否正确也有待商榷,但是由于不承认史前文化,大部分的科学家对此不愿深究。然而不争的事实是,科学家的确发现了月球有人造 特徵的诸多证据。它就像精密的机械一样,天天以同一面面对地球,看上去也刚好与太阳一般大。其外表包著高硬度的合金壳,以承受长时间高密度的陨石轰击。几 个大的月海都在月球的正面,而密密麻麻的环型山则分布在背面,这使月球能以非常高的效率反射太阳光,在夜晚的天空发亮。
创造一颗类似自然的星体,利用表面的反射能力照明地球,来照亮漆黑的夜晚,这个想法很环保,也很聪明,因为能一次照亮整个地球黑暗的一面。想来虽然不可思议,但如果今天的科技进步到这种程度,我们会不会也这样做呢?


月球起源新说

  月球来自哪里?这是一个人们在不断探求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行星演化理论的飞跃发展以及现代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出现了一种月球起源的新学说,叫做新俘获说。
  •   从行星演化看月球起源
  近几年来,科学家们以现代行星演化理论为基础,用计算机计算了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作用于太 阳、地球、月亮三者之间的力以后,得出了一种新的月球起源学说。科学家们认为,月球是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在地球的引力范围内被地球所俘获的;而这种现象在 当时又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新学说,即所谓新俘获说。

  新俘获说与过去的旧俘获说不同。旧说仅从地球引力来考虑月球起源;而新说是从整个太阳系行星形 成过程来研究月球起源的。新说认为太阳系八大行星及若干卫星,包括月球在内,都起源于原始太阳系星云。原始太阳系星云是46亿年前在原始太阳周围形成的一 片薄圆盘状星云。星云中含有固体微粒子。大量微粒子逐渐集聚在星云赤道平面上,形成一片很薄的固体粒子层,随着微粒子密度的加大,自身引力也越来越强,到 一定程度其稳定性便遭到破坏,粉碎成半径为5公里左右的很多小天体,即小行星。整个太阳系起初是由约一兆个小行星构成的。无数小行星在星云气体中围绕太阳 旋转,互相碰撞,逐渐凝聚成长,形成大小不同的行星。我们的地球就是这样,大约经过一千万年才长成现在这么大的。

  行星是在星云气体中成长的。地球的幼年时期周围覆盖着浓厚的星云气体,这种气体叫做原始大气。由于当时太阳活动特别激烈,强大的太阳风逐渐吹散原始大气,后来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也逐渐稀薄,飘散掉。

  月球也起源于原始太阳系星云,与地球演化过程大体相同。月球是在地球刚到成年,原始大气开始逸散之际飞近地球引力圈的,这样便成了地球的俘虏。

  •   俘获月球的四种力
  月球进入地球引力圈后,受到很多力的作用才留在卫星轨道上绕行。俘获月球主要有四种力,即地球引力、太阳引力、潮汐力和原始大气的阻力。

  一般来说,飞进地球引力圈的小天体,包括月球在内受到最大的力就是地球引力。然而,仅有地球引 力,俘获后的小天体轨道未呈椭圆形。地球引力加上太阳引力之后,使小天体轨道有了改变。在地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进入地球引力圈内的小天体的轨道也不完全 是椭圆形的,而且飞行若干周之后必然脱离引力圈跑掉,不可能留在卫星轨道上。

  但是,月球并未脱离地球引力圈跑掉,这是由于原始大气的阻力在起作用。地球引力圈内的原始大气阻力对飞来的月球起了急剧的制动作用,使月球失去一部分能量,轨道半径变小,便跑不掉了。

  如此说来,月球因受大气阻力作用轨道半径越来越小,岂不是早晚也得掉到地球上来,与地球相撞 吗?不必担心,当月球飞进地球引力圈时,原始大气已开始逐渐飘散,月球所受的大气阻力越来越小,原始大气消失后,月球所受阻力也随之消失,因而轨道半径没 有变小,也没有与地球相撞。

  大气阻力消失后,还有潮汐力在起作用。在潮汐力作用下,月球公转速度加快,离心作用强化,轨道反而向外推移。通过观测得知,目前月球轨道半径事实上每年大约增加3厘米。

  在上述四种力的作用下,使月球在被俘后既未掉到地球上来,也没跑到引力圈外去,始终在卫星轨道上运行,与地球长期相伴。

  •   俘获是普遍现象
  行 星俘获小天体是行星演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不仅地球这样,太阳系其他行星也有这种现象。不少行星都各有自己的卫星,就是最好的说明。地球在形成过程 中,曾有许多小天体飞到引力圈内来,其中一部分小天体直接与地球相撞,其余大部分在绕地球飞行期间,因原始大气强大阻力使轨道半径变小,最后终于落到原始 地球上来。地球是在不断“吞掉”这些飞来的小天体当中成长起来的。

  月球被俘获时间比其他小天体都晚,月球是在地球凝聚末期、原始大气逸散初期被俘的。月球被俘的 最初10—100年期间,和其他小天体一样,轨道半径也在缩小,但原始大气消失后,月球轨道半径有了改变,月球后来的离心倾向使它幸存下来,免被地球“吞 掉”。法国科学家F·米古纳曾对月球被俘后轨道变化的趋势作了计算,计算结果如附图所示。从附图上可以看出,刚被俘的月球距离地球较近,1千万年后月球轨 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20倍,1亿年后为35倍,46亿年后达到60倍,即现在的位置。

  自从俘获月球后,地球几乎再也没有俘获其他小天体。因为已有月球绕地球飞行,如果再有其他小天体飞来,依据天体力学原理,不会处于稳定状态,它不是掉到地球上来,就是飞出去,再不就是落到月球上去。所以,地球只有月球一个卫星陪伴。

  俘获现象是普遍的,整个太阳系行星都是如此,只有金星是个例外。金星的自转速度很慢,约250天自转一周,不可能俘获行星,因此至今还孑然一身漫游在天空。

  新俘获说从行星演化的整体上阐明了月球的起源以及被俘经过,是目前解释月球起源问题最有权威的 学说。但这一新学说还有一些尚待研究的问题,例如,没有原始大气阻力能否俘获卫星?顺行性卫星和逆行性卫星的被俘有何不同?等等。经过科学家们的反复研 究,人类对地球起源问题必将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 。

  •   原始行星与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
  8月16日的《自然》杂志上公布了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月球形成过程的成果。据他们的模型,月球是在46亿年前太阳诞生后不到1亿年时,由一个火星大小的物体撞击地球产生的。

  这个模型的研究者卡那珀描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个黑暗的比地球大不到一倍半的原始行星在 运行中和地球相遇,从侧面给了地球一击,使地球绕自己的轴旋转起来,撞击的冲击力从地球的外层和这个无名撞击物上撕下了部分物质,其中大约一半最后形成了 月球。另一些被撕下来的物质被加热到不可想象的程度,蒸发后膨胀


月球的几大谜团

  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 ”

  月球年龄之谜: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据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 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 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这个理论后来被认为是错误的,因为地球岩石必然经历的风化作用和板块运动以及造山运动导致了过于古老的岩石难以保存,另一方面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的多,形 成期冷却速度也要慢的多,早期岩石的形成自然也要晚的多.

  另外,还有月球环形山形成之谜、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月球受撞击发出巨响之谜、月球上不锈铁之谜、干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气之谜,另外还有月球是不是外星人基地一说.


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

  1. 传说,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号休斯敦的指挥中心联系时,突然吃惊地说:“这些 东西大得惊人!天哪!简直难以置信,我要告诉你们,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它们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侧,他们在月球上,他们正在注视着我们……”此时,电讯信 号突然中断。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么?
  2. 1968年12月21日,美国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发射了第一艘探测飞船,当这艘飞船进入 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在100公里高空用望远镜照相机拍摄了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许多年后,人们在研究这些照片的时候意外发现,在火山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 形物体,它十分规则,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着陆或起飞。
  3.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飞行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前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
  1. 中国关于月亮的神话最早载于《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
  2. 关于月亮,民间流传着许多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义等故事。
  3.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随砍随合,后世因而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4. 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
  •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兔在腹?(屈原《楚辞·天问》)(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那好处是什么,而抚育一个兔儿在怀里?)
  •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对月》)
  •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梦天》)
  •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荡 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 何渐如钩?(辛弃疾《木兰花慢》)

百度百科: 月亮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