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成書時間歷來頗多爭論。傳說遠古的伏羲創八卦、夏禹將其擴充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記載在《連山》一書,《連山》以「艮」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記載在《歸藏》一書,以「坤」為第一卦。
依據司馬遷《史記》的記「文王拘而演周易」,後人因此認為《易經》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時候確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經》以「乾」為第一卦,並為每一卦寫下「卦辭」(卦象的解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則被認為是「爻辭」(每一爻的解釋)的創立者。卦辭和爻辭的內容不單影響周朝的歷史,也影響到「詩經」的文學風格。
《十翼》被認為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與再傳弟子作品。它是對《易經》的詮釋,有十篇,包括:一、彖上傳,二、彖下傳,三、象上傳(又稱「大象」),四、象下傳(又稱「小象」),五、繫辭上傳,六、繫辭下傳,七、文言傳(文言是解釋二卦經文的言語),八、序卦傳,九、說卦傳,十、雜卦傳。但根據記載,《十翼》的分類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類方法並未達致統一。到了漢武帝以後,《十翼》被稱為《易傳》,並被視為《周易》的一部分。
現代的說法
在近五十年,出現了新的《易經》歷史研究,西方和中國的學者根據商、周朝的占卜用的獸骨和龜甲上的甲骨文,青銅器上的鐘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長沙的西漢馬王堆出土了將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紀的《易經》、《道德經》和其它書籍,是現存《易經》的最早版本,並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認為是孔子所著的〈繫辭傳〉上、下,但並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
當代的學者懷疑周文王、孔子並非《易經》的作者,部分學者更認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學者比較過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易經》和周朝的鐘鼎文之後,認為《易經》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書日期應是西周後期,大約公元前九世紀末。現時一般認為《易經》並非任何一個傳說或歷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時期占筮用的文字編纂而成。
至於《易傳》,宋代的歐陽修即已懷疑《易傳》不是同一人所作,當代的學者認為《易傳》裏面的篇章最早出現於中國戰國時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漢年代所著。
流傳與學派
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倖免。之後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圖、後天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圓形圖案)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
歷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為兩個學派:義理派和象數派。義理派強調從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義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象數派註重從八卦所象徵的物象來解釋卦爻象和卦辭、爻辭。亦有人認為義理派發掘周易的哲學價值,象數派則著重將周易用於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頤,後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經》被傳教士翻譯並傳播到西方。十七世紀末,德國哲學家及數學家萊布尼茨因漢學大師布維(Joachim Bouvet,漢名白晉,1662年~1732年)的介紹、更將《易經》以二進制解釋。現在無論中國大陸、台灣和西方各國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經》。
根據江弘遠《京房易學流變考》一書,自從《京氏易傳》出現後,受朱熹、惠棟,以及《四庫總目提要》的推波助瀾,均認為此書及其條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書以沈延國論點加以延伸,確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統領的六十卦反復配六十鐘律,八宮卦、納甲、納音則是由荀爽、虞翻、干寶等另一非京氏《易》學流派演變而來,從《京氏易傳》出現後,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八卦
八卦源於中國古代對基本的宇宙生成、相應日月的地球自轉(陰陽)關係、農業社會和人生哲學互相結合的觀念。最原始資料來源為西周的易經,內容有六十四卦, 但沒有圖像。《易傳》記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證認為所謂太極即宇宙,兩儀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長日照的夏 季稱太陽,短日照的冬季稱太陰,春是少陽,秋是少陰,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節氣。錶面上「太極八卦圖」明顯是指地球自轉一周年而復始。
及至宋朝,有學者認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學者認為八卦應該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學說,他認為先有天地, 天地相交而生成萬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為其子女:震為長男,坎為中男,艮(普通話讀音:gèn;粵音:gan3,同“靳”)為少男;巽(普 通話讀音:xùn;粵音:seon3,同“信”)為長女,離為中女,兌為少女,是為文王八卦,又稱後天八卦。八卦符號通常與太極圖搭配出現,代錶中國傳統 信仰(儒,道)的終極真理——“道”。
八卦的代錶符號由三爻演變而成。八卦所代錶的意像茲詳列如下:
八卦代錶了早期中國的哲學思想,除了占卜、風水之外,影響涉及中醫、武術、音樂等方面。
《易經》是二進位數學最早的應用者
《易經》創作的原理是根據「一陰一陽之謂道;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參天兩(量)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的觀念而來。
這幾句話的大意是說,陰陽之間的變化和組合就叫做「道」(意 即,「陰陽」之間的變化和組合乃是自然運行的法則,這法則就叫做「道」)。古時候聖人(伏羲、周文王)創作易理的時候,他們順應天命運行的真理(也就是 說,天命運行的真理乃是聖人創作易理的根據),這真理就是宇宙的法則…道,這「道」包含「陰陽」兩個因子。
在創作易理的過程中,他們首先參考天象、量測地理、倚靠數字,接著把觀察陰陽變化所得到的結果,加以整理和分析,最後創立了八卦和六十四卦。
按照上面《易經》的自述,古人創作易理的原動力來自對自然的觀察,並非憑空想像,他們在觀察自然的過程中,瞭解到宇宙運作的法則(道)乃是本著「陰陽」二 個因子的排列組合進行(如化學的陰陽離子、電子學的正負電、電磁學的正負極、萬有引力或地心引力的南北極...等等都是以二元的現象錶現出來)。
聖人把所觀察到的結果加以整理和分析,於是提出了「陰陽」二進位的理論,接他們利用3組和6組「陰陽」的排列組合,導出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為了使這個排列組合易於辨認和使用,古人又採用了「¦、∣」或「--、—」兩個符號,分別代錶「陰、陽」。
《易經》的物理根據
上面提過,自然界有很多現象都是以二元的方式顯示出來,如正負電、南北極、陰陽離子,以及正負數、明暗、男女、公母...等等,因此二元論很自然就變成了 人類描述宇宙現象的工具。
當然宇宙中也有不少是多元的現象,例如光由多種顏色組成,而現在正在流行的模糊邏輯(Fuzzy Logic)也是採用多元的觀念。儘管如此,多元和二元的運算基本上可以互相轉換。由此可見,用二元論做為運算法則或解釋自然現象的工具,不但符合邏輯, 也是所有方法中最簡單的方法。
於是伏羲才會透過「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這種「參照天象、量測地理、觀察陰陽變化…從觀察天地萬物的運作、陰陽的變化開始,接著利用觀察的結果,透過3組二元的排列組合創立八卦」的程序無疑是科學的,也可以說是當時科技上的一大成就。(註:此處的「參」是參考,參照之意;「兩」是「量」的同音字,量測之意;「倚」則是倚靠,利用之意。但是有很多註解把「參、兩、倚」解釋成「三、二、奇」,結果「參天兩地而倚數」變成了「三個天、兩塊地、奇數」,跟前後文毫不相關,缺乏科學概念。)
數千年後,周文王在商紂的監獄裡經過7年的思考,把「兩套」八卦組合起來延伸到六十四卦。後來又採用「--」作為「陰」的符號,「-」作為「陽」的符號,同時也用「6」作為「陰」數位的代錶、「9」作為「陽」數位的代錶。
以現代科技的角度來看,《易經》採用的符號「--、-」是圖形辨認(Pattern Recognition)的一種應用,至於「6、9」的應用(上面已經提過)則與數位的理論一致。這種結合圖形識別和數位理論的創作方式,對《易經》的系統化和通俗化有莫大的幫助。
周文王之後,許多諸子百家也繼續從這個二元的觀點去探討宇宙的奧秘。比如老子說,萬物由「道」所創造,被造的萬物中都存有陰陽兩個因子,這兩個因子在本質上雖然相反相沖,但卻具有互相調和的功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既然使天命運行(使天體所以屹立)的「道」擁有「陰陽」兩個相反的因子,使「陰陽」進行組合的力量叫做「道」(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一陰一陽之謂道),而萬物都是由此「道」所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麼由「道」所生的萬物一定具有「陰陽」兩種因子(萬物負陰而抱陽)。儘管「陰陽」兩個因子的特性相反相沖,但是經過結合之後它們會變的溫和穩定(沖氣以為和)。
上面幾句話顯示了中國哲學的兩個重要的基石:(1)創造論,(2)物理化學論。
創造論
中國先民認為萬物是被造的,關於這位造物主,老子稱祂為「道」,〈易經.繫辭上〉尊稱祂為「至神…至高的神」(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在其他經書上(如尚書、詩經),造物主被尊稱為「上帝」,或叫屬靈的「天」。至於民間的傳說,則用「盤古開天地」描述宇宙的創造。
老子認為「道」創造萬物的過程包含下面幾個步驟:
什麼叫「道生一」呢?唐朝的孔穎達認為「道生一」跟「太極」有關,問題是,什麼是「太極」呢?孔穎達說:
「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雲「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
大意是說,「太極」是指天地未被分開以前,起初宇宙的元氣混沌為一,這就是太初太一的意思(此時太初太一的力量運行於其上)。所以老子所說的「道生一」,所指的就是「太極」的意思。
這種解釋似乎令人難以理解,不過如果我們再讀讀三國虞翻和東漢馬融的解釋,也許會更清楚一點。
虞翻說:「太極,太一也。」
馬融說:「上帝,太一神。」
翻成白話的意思是:「太極」就是「太一」(太一就是太初獨一的意思),「上帝」就是這位太初獨一的神。這樣的解釋還是有點含糊不清,不如把他們的意思連接起來:
上帝,太一神;太極,太一也。「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雲「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
「上帝」是太初獨一的神;「太極」就是這位太初獨一的神…上帝。「太極」是指天地未被分開以前,起初宇宙的元氣混沌為一,這時太初獨一的神運行於其上。老子所說的「道生一」就是指「太極」(上帝的力量運行在這混沌為一的元氣上)之意。
由此可見,老子所描述的「道」就是太初獨一的神「上帝」。所謂「道生一」是指,「上帝」在宇宙未成形之時,將祂的力量運行在混沌為一的元氣之上。這跟猶太人的描述「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裡的「極」猶如物理的磁極和電極,是產生磁力和電流的根本;也好像是化學的陰陽極,是化學反應的原動力。所不同的是,物理化學的「極」是有形有限的東西,而「太極」卻是無形無限的東西。正如同韓康伯所說的:
「太極」者,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極,況之「太極」者也。
這幾句話的大意是:「太極」是無法形容、無法給名稱的名稱,是人類不得已才取的名稱,我們利用有形有限、能夠觀察到的「極」之觀念,去描述無形無限的「太極」。
而這無形無限的「太極」所指的就是創造一切的根源…「道」,這「道」就是太初獨一的神「上帝」,即孔穎達、虞翻和馬融所說的「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太極,太一也;上帝,太一神。」
為瞭解釋「道」的本意,老子在他五千言的道德經裡開宗明義地說: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始;有名,萬物母。接著他又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的意思是:「道」是可以 解釋的,但是用人類有限的智慧難以把這個永恆的「道」解釋完備;「道」的名稱是可以取的,但是用一般的名稱去形容這個全備的「道」,是無法說明清楚的。儘 管人類無法用有限的智慧去解釋「祂」永恆無限的名份,這也改變不了什麼,「祂」還是創造天地的始祖;就算我們給「祂」取了一個名字(叫道或上帝)也一樣無 法改變什麼,「祂」依然是生養萬物的母親。
「祂」的力量跟太初的物質混合在一起(指上帝的力量運行在太初的物質上),「祂」在天地被造之前就已經存在。在寂靜寥闊的時空中,「祂」是獨一聳立而不改 變的真理,是「祂」的力量使宇宙周而復始地運行,從不懈怠,「祂」可以說是創造和生養天下萬有的母親;我不知道「祂」的名字,因此替「祂」取了一個名稱叫 做「道」。
關於老子的解釋,我們不妨回憶一下人類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兩個重大的發現:
(1)萬有引力:在還沒有理解「萬有引力」之前,人類不知道「萬有引力」這個物理現象,即使知道也不瞭解如何去描述它,直到牛頓揭開這個物理現象的意義。但是不管人類知不知道這個物理現象,「萬有引力」還是存在的,即使人類給它取了一個名稱叫「萬有引力」,也改變不了它的本質。
(2)原子:在物理學家還沒有發現「原子」之前,人類不知道有「原子」這麼小的粒子,當然也不知道「原子」包括質子、中子和電子。但是不管人類知不知道這個微小的粒子,「原子」還是存在的,即使人類給它取了一個名稱叫「原子」,也改變不了它的本質。值得一提的是「原子」,「原子」的英文名字是「atom」,來自希臘的原文「atomos」,是「不可分割…not sliceable」的意思。按照當時希臘人的觀念,「原子」真的「不可分割」嗎?當然不是,「原子」不但可以分割成質子、中子和電子,還可以繼續分割成更小的粒子:奎克(quarks)。
我們都知道,牛頓是古典力學的大名人,他的第二定理:【力量】=【質量】×【加速度】,即【ΣF=ma】,解決了很多科學上的問題。但是牛頓的運動力學是 否完全正確呢?當然也不是,為什麼?因為【ΣF=ma】只適用在慢於光速的物體上,當物質前進的速度(V)接近光速(C)時,牛頓定理必需加以修正,其中 最重要的修正因子是 γ = 1/√(1-V²/C²)。
至於當年愛因斯坦雖然在相對論上有顯著的貢獻,但是他在後半生尋找宇宙定理,企圖把萬有引力和電磁理論結合的努力卻失敗了!
儘管如此,牛頓和愛因斯坦還是不愧為偉大的科學家。不過在紀念這兩位科學家對世界的貢獻時,人們反而沒有註意到他們的另一個結論:宇宙、萬物都是被造的!
我舉這些例子的目的是在說明:萬有引力和原子都是被造之物,它們都是「道生一」下的產物,不管我們認不認識、給不給名字,都不會影響它們的本質。即使我們替它們取了很好的名字,導出很好的數學式子,也不盡然能夠把有限有形的自然現象描述清楚。
既然一個有形有限的事物都不見得能描述的清楚,更何況是一個無限永恆的「道」、或「上帝」呢?所以,縱使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奉獻其一生研究科學,也不得不承認宇宙和萬物都是被造的!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給某個自然現象取個名字,那將更糟、更令人混淆,不是嗎?想想看,如果億萬人類和動植物都沒有名字,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由此可見,老子對這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的 創造者之描述是符合科學的,而替祂取個名字也是合情合理的。不管這位太初獨一的創造者的名字叫「道」、或《易經》所稱呼的「太極、至神…至高的神」、或 《詩經》和《尚書》所尊稱的「上帝、屬靈的天」、或以色列人所尊稱的「Jehovah…耶和華」,創造者還是創造者祂自己,人類替祂取的名稱並不能改變什 麼!
因為造物主「道、上帝」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尾,所以老子說:「道法自然」…「道、上帝」遵循自然而然的自己。這跟前面所說的「道、上帝」是「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先天地生,萬物母」的真理,彼此互相連貫。
莊子受了老子的影響,他把「道、上帝」形容為「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的真理,即「道、上帝」的根基出自祂自己,自恆古之前祂就已經存在。
some information from chinese.hitechem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