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22, 2009

台灣陽明大學找到長壽基因了!

中評社台北5月15日電/秦始皇追尋不到的長壽祕密,現代科學家找到了。台灣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蔡亭芬發現一個新穎基因,並命名為Cisd2 ,發現Cisd2可以操控壽命長短,研究成果刊登在國際重要期刊“基因與發育”。

  台灣《聯合晚報》報導,陽明大學校長吳妍華興奮的說,找到Cisd2基因後,或可透過調控Cisd2來延長壽命,“說不定人真的可以長生不老了!”

  這個神奇的Cisd2基因落在第四號染色體上。蔡亭芬發現,當Cisd2缺失時,細胞裡製造能量的工廠粒腺體就會開始破損,使提供能量的小分子ATP供應不足,進而導致全身性的肌肉萎縮,神經退化,成為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的老人。

  研究團隊用老鼠做實驗,把小黑鼠的Cisd2基因剔除後,小黑鼠不僅比同胎兄弟瘦小,且基因剔除小黑鼠才10個月大時,頭頂就開始出現白毛,不停顫抖,緊張時,會像老人般喘不過氣,成為一隻短命鼠。

國立陽明大學教授蔡亭芬與博士生陳怡帆研究團隊在研究中,意外發現代號「M30」的黑鼠出現老化症狀,並找出Cisd2基因控制老化與長壽。
照片/陽明研究團隊提供

  當Cisd2缺乏時,小鼠顯得老態龍鍾,當Cisd2表現多時,小鼠不僅年輕且生龍活虎。蔡亭芬也透露,研究團隊正在研究如何活化Cisd2,抗氧化劑可能是長壽藥!至於是哪種抗氧化劑,在實驗結束之前,她不願意再透露更多的訊息,僅說,“多吃蔬菜水果就沒錯”。

  由於台灣沒有長壽家族的研究,陽明研究團隊將進行跨國合作,與盛行長壽研究的日本團隊共同研究,由日本提供百歲人瑞的DNA檢體,檢驗這些人瑞的Cisd2的活躍程度;或能率先揭開人類長壽祕密。



Genomic View
:
UCSC Golden Path with GeneCards custom track

Entrez Gene cytogenetic band: 4q24 Ensembl cytogenetic band: 4q24 HGNC cytogenetic band: 4q24

CISD2 Gene in genomic location: bands according to Ensembl, locations according to (and/or Entrez Gene and/or Ensembl if different)

GeneLoc gene densities for chromosome 4 GeneLoc Exon Structure

GeneLoc location for GC04P104010: (about GC identifiers)

Start:
104,009,649 bp from pter
End:
104,029,164 bp from pter
Size:
19,516 bases
Orientation:
plus strand
RefSeq DNA sequence:
NC_000004.10 NT_016354.18

英國研究稱運動等四要素可使人多活14年

中新網1月9日電英國的一個研究小組昨天說,適量飲酒、運動、戒菸和每天吃五份果菜的人士,會比沒有這麼做的人平均多活14年。

小組表示,已有大量證據顯示,這些因素有助於讓人活得更健康與長壽,但小組的新研究卻量化了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

小組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PLoS Medicine)發表的報告中說:“這些結果進一步證實,即使稍微改變生活方式也可對人們健康有很大差別的看法,這將鼓勵人們改變行為。”

從1993年到1997年間,小組調查英國2萬名健康男女的生活方式,也化驗每名參與者的血液,以測量維生素C的攝取量。 血液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人們吃果菜多寡的一個指標。

小組接著給45歲到79歲的參與者評分,分數從零到4,每個健康習慣可得一分。

在考慮了年齡和可能造成死亡的其他因素後,小組確定得分零的參與者的死亡率,等於其他參與者的四倍,而且更易因心血管疾病致死。

這個連續追踪參與者狀況到2006年的小組又說,得分零者病死的機率,與年齡大14歲的得分4者相同。

研究發現,戒菸是獲益最大的一個做法,健康將會改善80%。 其次是多吃果菜。

許開迪(譯音)及其在劍橋大學和醫學研究理事會的同僚表示,適量飲酒和保持活躍的生活方式,也會帶來相同的效益。

戒煙、適量飲酒、運動和多吃果菜是長壽的方程式!!


轉載:
溫哥華+神秘地帶+

Wednesday, May 20, 2009

孙子兵法 : 暗藏2个争论千年的疑点

  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子,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武原为齐国田氏后裔,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流离漂泊到吴国,得到吴王的重用,帮助吴国改革图强。吴国在孙武的辅佐治理下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国力达到全盛。

  孙子一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这本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专门为本书作著,他的《孙子注》颇为后人称道。唐太宗、宋仁宗、明代大儒王阳明、丞相张居正、清人朱墉都曾力主学习此书。毛泽东早在一九三八年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赞书中理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科学的真理。现在,《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传到世界各国。除了军事领域外,它还被运用到外交活动、企业管理、市场竞争、体育竞赛等方面,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

  然而,这样一本旷世奇书,在广泛流传的同时,它本身的许多疑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光。

  首先,《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就是一个令史学家疑惑不解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然而后世所能见的只有《孙子兵法》一部,据说孙膑的兵法书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失传了。

(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木简,里面的字迹依稀可辨,这是目前存世最古老的孙子兵法)

(复原的孙子兵法,现代的简体字确实非常类似汉代的隶书)

  于是,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和猜测《孙子兵法》的作者。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认为此书源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战国时期的内容,在春秋时期的孙武是不能预测到他死后之事的。还有一些人干脆主张孙武在历史根本不存在,《孙子兵法》是孙膑所作。公元1200年,南宋的军事研究者叶适就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孙武并无其人,“其事其书皆为纵横家作伪”,他是这样质疑的:如果孙武像世人传说的那样“南服越人、西灭强楚、北威齐晋”,为什么没有被升为卿大夫?在举世公认的权威史书《左传》中,为什么没有关于孙武一字一句的记载?叶适的观点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影响巨大,直至近代。

  另外还有几种孙武与他人“合一”的说法。一为“武伍一人”说,清朝中期的山东文人牟庭认为:《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孙武的名字,而是《孙子兵法》原来的书名。一为“武膑合一”说,该观点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名武,膑是他的绰号。由于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呆过,司马迁没能分辨出来,就误以为是两个人,将二者记载于《史记》之中。

  纷纭离奇的争论一直到建国后才见分晓。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一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正确的。

  1972年4月在银雀山西汉一号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竹简、《孙膑兵法》十六篇和佚文五篇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孙膑兵法》的发现还不能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几大疑点:第一、《孙子兵法》的许多用语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孙子兵法》记载用兵数动辄十万,但是春秋时期即使是大国用兵也不过二、三万人,只有到了战国中期,才有用兵十万至数十万的记载。第三、《孙子兵法》所谈的战术多为运动战,主张深入敌后,长距离的调遣。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打法。第四、《孙子兵法》言兵,由“将”独当一面,这一军事格局是战国时期的写照,春秋时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亲自统率军队出征。第五、《孙子兵法》有关于苏秦的记载:“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而苏秦活动的时代当战国中后期,在孙武之后约200年。这些疑点不能正确解释的话,要断言《孙子兵法》系孙武所作,似乎有失偏颇。

  其次,《孙子兵法》究竟是八十二篇还是十三篇,这也是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苦苦探索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两次提到兵法“十三篇”:一是吴王阖闾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二是“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吕氏春秋·上德篇》记载“孙武,吴王阖闾之将也,兵法五千言是也。”这里的“五千言”也是指“十三篇”。曹操《孙子略解序》中称:“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这些记载都说明《孙子兵法》只有十三篇。“八十二篇”之说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认为《吴孙子兵法》共八十二篇、图九卷。到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定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有一种观点认为《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传至东汉末年,曹操认为世人对《孙子兵法》“失其旨要”,于是删掉了其中69篇,只注“十三篇”,这就是现今所说“十三篇”的来历。

  但是《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的真伪性令人怀疑,“八十二篇删减说”也就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了。1996年9月,新闻传媒报道在西安发现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抄件,全世界为之震惊!抄件持有者张敬轩是清光绪时进士、晋陕名人张瑞玑之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瑞玑被调任陕西韩城知县,在赴任途中,他慧眼识宝,用重金买下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汉简。1923年,张瑞玑辞职回家专门研究整理这些汉简。张瑞玑去世后,其子张联甲遵照父训,终将此书竹简整理成册。“文革”时期,张联甲恐汉简兵书“惹祸”,采取“毁简保兵法”策略,主动将竹简烧掉。在“红卫兵”监督疏忽时,从火中抽出一捆即将点燃的竹简(即“八十二篇”中的第三十一篇),从而幸运地保存了一件汉竹简原物和张瑞玑父子书理竹简的墨迹手稿。如今,这些珍贵的保存在了张家第三代张敬轩手中,被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化宝库中崭新的华章”。

  如果这些文物被证属实,那么《孙子兵法》应该是八十二篇而不是十三篇,然而这则轰动一时的消息没过多久,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考证,结果发现漏洞百出。


  其一,张瑞玑之后的身世是否属实?据考证,张联甲与张瑞玑根本无血缘关系,所谓张联甲是张瑞玑的儿子之说纯系捏造。这就使“张氏三代护国宝”的故事不攻自破,汉简来自“张氏家传”的说法也就成为无稽之谈。其二,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竹简在没有科学储藏条件的情况下,在地上经历二千年而不腐是不可能的,何况是经历了那么多折腾而保存完好。其三,张敬轩拿出的所谓抄自其父于“民国十二年”的抄本原件,据专家考证,实际上是抄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说明抄本也不是真品。其四,先秦著作一般不是出自一人之后,大多为同一派系的人累世完成。即使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也可以看出有后人增益的成分,何况是篇幅更多的“八十二篇”!而据张敬轩介绍,孙武不仅独立完成了八十二篇巨著,还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孙武兵法》,这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合常理之处。

  总之,新发现的《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无论从发现过程上还是从内容结构上,都存在了许多的可疑之处,其可信度也是让人持保留态度的。因此《孙子兵法》的“八十二篇”与“十三篇”之争仍在持续,悬案仍未解决。人们希望尽快看到被张敬轩收藏的八十二篇手抄本全文,只有这样,才能尽早的揭开历史迷案,给这场争论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Thursday, May 14, 2009

10座最令人惊叹的失落古城

马丘比丘(MACHU PICCHU,秘鲁):印加人的失落古城


马丘比丘又称“古老的山巅”(Old Peak)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前的印加古城,位于秘鲁印加圣谷(Urubamba Valley)之上的海拔2430米的山脉之上,靠近库斯科。马丘比丘可能是印加政权最为人所知的象征,常被称为“印加失落的古城”。这里于1983年被 认定为世界历史遗址,被描述为“完美的建筑杰作和印加文明的独特证明”。

马丘比丘建于1450年前后,与印加王国在相同高度上,在之后的不到100年时间里,西班牙的入侵导致了帝国的瓦解,这座古城也成为废墟,遭到了遗弃。虽 然这座古城距印加首都库斯科仅50英里远,但它并没像其他印加地区一样,被西班牙人发现并毁坏。几个世纪以来,周围的丛林不断生长,将此遗址遮住,这样就 极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了。1911年,耶鲁历史学家及探险家海拉姆•宾厄姆(Hiram Bingham)让此“失落的”城市得到了世界的关注。宾厄姆和其他人猜测,这一遗址是印加人民传统的出生地,或者是“太阳的处女”的精神中心,而最近一 件收藏品的所有者推测,马丘比丘是皇室的避难所。


吴哥(ANGKOR,柬埔寨):有世界最大的宗教遗址

吴哥是高棉王朝代首都,该王朝兴盛于约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更精确的说,吴哥时代的界定可始于公元802年,这一年高棉印度教君主阇耶跋摩二世 (Jayavarman II)自立为柬埔寨的“宇宙之王”和“神王”,止于公元1431年,这一年暹罗入侵者入侵了高棉首都,致使其人民向南移至金边地区。

吴哥废墟位于大湖(洞里萨湖,Tonle Sap)以北及库廊山(Kulen Hills)以南的丛林和农田中,靠近现如今的暹粒(Siem Reap,13°24'N, 103°51'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遗产。吴哥地区的寺庙有上千个,其规模从散落在稻田中由碎石块砌成的不知名建筑,到被称为世界最大的单 独宗教遗址的宏伟壮观的吴哥寺。吴哥的很多寺庙都已被重建,并且它们形成了高棉地区最重要的地点。每年游客数量接近一百万。 2007年,一个世界性的研究小组利用卫星照片和其它现代技术得出了这一结论:吴哥城市扩张达1150公里,它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化前的城市。吴哥的劲敌,危地马拉提卡尔的玛雅城,其总面积大概为50平方英里。

孟斐斯(MEMPHIS,埃及):埃及古都


孟斐斯是下埃及(Lower Egypt)第一个省的古都,自古王国建立伊始到大约公元前2200年,后在新王国延续了很短一段时间,作为行政中心贯穿古代历史。孟斐斯的古埃及名为 Ineb Hedj(“白色的墙”)。“孟斐斯”(Memphis)这个名字则来源于“佩皮一世(Pepi I,第六王朝)金字塔”的埃及名称Men-nefer的希腊语变体,而Men-nefer在埃及古语中变为Menfe。根据希罗多德 (Herodotus)的说法,该城建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其创建者是统一了埃及两个王国的美尼斯王。

对其人口多寡的估计众说纷纭。根据T.钱德勒姆(T. Chandlerm)的说法,孟斐斯有三万居民,自其建立至公元前2250年,以及公元前1557至1400年间,这里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定居地。孟斐斯 在第六王国时期作为卜塔祭祀的中心,达到了声誉的顶峰。在18世纪之后,随着底比斯的兴起,孟斐斯经历了短暂的衰落时期,随后在波斯总督的领导下又再度复 兴,在亚历山大城建立之后,退居其后。在罗马大帝统治时期,亚历山大城成为埃及最重要的城市,孟斐斯位列第二,直到641年福斯塔城(Fustat或 Fostat)的建立。那时候孟斐斯大部分都被遗弃,并成为了周围城池的石料供应源地。在12世纪,它仍是壮丽的遗址,但不久之后就成了废墟和散石场。卜 塔和神牛(Apis)神殿的遗迹与其他一些雕像一起,包括2座4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的雪花石膏雕像都被掩埋于地下。塞加拉墓地离孟菲斯很近。

佩特拉城(PETRA):构筑于岩石之上的石雕建筑

佩特拉(又称“岩石”,“Rock”)位于群山腹地的何珥山(Mount Hor,约旦)的斜坡上,这些群山形成了亚拉巴(Arabah)东部的山侧(亚拉巴谷,Wadi Araba),从死海流向亚喀巴湾的巨大山谷。佩特拉因其岩石上的石雕建筑而著名。此遗址隐匿多年,在1812年被瑞士探险家布尔克哈特(Johann Ludwig Burckhardt)发现,并在西方世界公之于众。纽迪吉特奖得主约翰•威廉•柏根(John William Burgon)曾在其获奖的十四行诗中进行过这样著名的描述:它是“玫瑰色的城市,年代有历史的一半那么久远”。柏根实际上从没到过佩特拉,只有一战后由 当地导游做向导,武装护卫保护的欧洲人到过那里。这一遗址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委世界遗产,当时被描述为“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宝贵的文化财产之 一”。

佩特拉由高耸的岩石和终年不息的溪流环绕,它不只具有要塞的优势,还控制着经过佩特拉到西边的加沙,北边到达布斯拉和大马士革,在红海到达亚喀巴湾和 Leuce Come,穿过沙漠到达波斯湾。佩特拉在罗马统治下迅速衰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于海上的贸易路线有所改变。在363年,地震毁掉了建筑和人们赖以生存 的水源管理系统。佩特拉遗址在中世纪引起人们的好奇,在临近13世纪的时候,埃及苏丹拜巴尔拜访此地。布尔克哈特于1812年到达此地,是第一个描述该城 的欧洲人。

帕尔米拉(PALMYRA,叙利亚)沙漠新娘


在古代,帕尔米拉是叙利亚中部的一个重要城市。这里是旅行者穿越叙利亚沙漠的必经之地,因其名“沙漠新娘”而著称。早期史料提到了该城的前闪族语名,即泰 德穆尔(Tadmor、Tadmur或Tudmur),在马里(Mari)发现的巴比伦石板上有所记载。尽管这一古城在16世纪之后不复使用,但人们仍然 记得泰德穆尔,在紧邻遗址的地方,有一个新的居住地同样采用了这个名字。

帕尔米拉在中世纪是一个富庶、优雅的城市,位于沙漠商道上,连接波斯与罗马叙利亚和腓尼基的地中海港口,受罗马控制。在繁荣过后的岁月里,帕尔米拉的阿拉 伯市民承袭了东方的伊朗帕提亚和西方的希腊罗马的风俗和衣着方式。在希伯来圣经中(历代记8:4第二卷)对泰德穆尔有所提及,这里说它是由大卫之子,朱迪 亚的所罗门王筑起的沙漠城市。在台比留(14-37)统治期间,帕尔米拉成为了叙利亚罗马省份的一部分。帕尔米拉作为贸易要道,连接波斯、印度、中国和罗 马帝国的地位日趋重要。在634年,第一批穆斯林来到帕尔米拉。在636年,在哈利德•伊本•瓦立德(Khalid ibn Walid)统治时期,该城被穆斯林阿拉伯人占领。在6世纪,法克雷丁•玛尼(Fakhreddine al Maany)城堡建诸于山上,俯瞰这个绿洲。城堡被护城河环绕,只有通过吊桥才能进入。帕尔米拉城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公元800年之后,人们才渐渐遗弃 这个古城。

庞培(POMPEII,意大利)掩埋于火山之下


与赫库兰尼姆城一样,这座靠近那不勒斯的罗马城市也在维苏威火山灾难性的爆发中毁于一旦并长埋于地下,维苏威火山于公元79年8月24日爆发,持续了2 天。火山使得城内建筑坍塌,并将庞培城掩埋于数米深的灰烬和轻石之下。这座古城消失了近1700年,于1748年偶然间被再度发现。

自那时起,对其的挖掘已经提供了一份非常详细的资料,供我们了解罗马帝国时代一个城市的生活状况。如今这里成为意大利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已经归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帕伦克(PALENQUE,墨西哥):玛雅最优雅的城市之一

帕伦克是古代玛雅城市,靠近墨西哥恰帕斯州的乌苏马辛塔河(Usumacinta River)。这里有一些由玛雅人制造的最美的建筑、雕像、条脊和浅浮雕作品。帕伦克这座古老的玛雅古城,凭借其华丽的丛林和高雅典建筑和装潢,成为了墨 西哥的一个奇迹。该城于公元前100年左右被首次占领,在约公元600-700年间繁荣昌盛,在那个世纪显赫荣耀。在巴加尔(Pakal)的统治之下走向 鼎盛时期。巴加尔是位畸形足皇帝,他在公元615年至683年间统治这里,他在象形文字中以太阳和盾表示,他也被视为是“太阳盾”或“白色金刚鹦鹉”。在 巴加尔统治时期,在帕伦克成兴建了很多广场和建筑,包括最高的“碑铭神庙”(Templo de las Inscripciones,他的陵墓),这些建筑共同的特色是精致的灰泥浅浮雕。

巴加尔的儿子强•巴鲁姆二世(Chan-Bahlum II)延续了帕伦克的政治和经济扩张,继续发展艺术和建筑,并主持修建了几座神庙建筑,每一座都有一块体积庞大的石柱碑文。你可以看到帕伦科建筑对玛雅提 卡尔城的影响。托尼那的敌对可能是在强•巴鲁姆二世于702年去世后,帕伦克极速衰落的主要原因。有资料显示托尼那于730年对帕伦克进行了全面进攻。在 10世纪之后,帕伦克大部分地区都被遗弃了。这片遗址在墨西哥一个雨量最重的地区,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8世纪才再次被人发现。20世纪前半叶的调查者弗 朗斯•布隆(Frans Blom)评论道:“第一次访问帕伦克的时候,这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人在这片废墟里住过一段时间,他就会对这里着迷。”

维查耶纳伽尔(VIJAYANAGAR,印度):印度最大的帝国之一的首都


维查耶纳伽尔是印度最大的帝国之一的首都,它由桑伽马王朝的王子哈利哈拉(Harihara)和布卡(Bukka)于1336年建立。该政权在克利须那德 瓦拉亚(Krishnadevaraya,1509-29)的统治下达到顶峰,当时它几乎控制了克利须那河和栋格珀德拉(Tungabhadra)河的整 个南部半岛。估计该城有50万人口,面积33平方千米,周围环绕着几条发散的防御工事,这与14世纪的德里有相似之处。其财富来源于对香料贸易和棉花业的 控制。这里的旅行者如葡萄牙的努奈兹(Nunez)和佩斯(Paes)称其为热闹集市,这里是国际商业中心。在1565年塔里寇达(Talikota)战 役之后,此政权随即垮台,当时城市遭到了德干苏丹(Deccan sultans)的同盟军的洗劫(比德尔Bidar、比贾布尔Bijapur、戈尔康达Golconda、阿美纳伽Ahmednagar、贝拉尔 Berar),至此南印度被穆斯林征服。

此废墟设在一处奇特又美丽、有巨砾散落的地方,品质令人不可思议。16世纪的魏塔拉寺庙尤为突 出,它相当于世界遗产纪念碑。这座寺庙始建于克利须那德瓦拉亚时代,但它从未完工也从未用作祭祀;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雕刻工艺达到了维查耶纳伽尔艺术的顶 峰。外部的柱子以音乐柱闻名,轻轻敲击即可发出回声。寺庙庭院中的一架石头战车上面还雕刻着揭路荼(Garuda)的图案。

以弗所(EPHESUS,土耳其):基督教早期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以弗所在古代安纳托利亚 (Anatolia) 是一座爱奥尼亚(Ionian)希腊城市,在公元前10世纪由雅典殖民者建立。该城坐落于爱奥尼亚,基士特河 口(Cayster River,Küçük Menderes)从这里流向爱琴海(Aegean Sea),也是帕尼欧尼亚同盟的一部分。以弗所主持亚洲七个教堂之一,这一点在《启示录》(2:1-7)中有所提到。这里也有一大片格斗者的墓地。

以弗所是早期基督教的重要中心。保尔将其用作基地。他卷入了一项与工匠们的纠纷中,这些工匠靠阿耳特弥斯寺庙为生(《使徒行传》19:23–41),并在以弗所写出了《哥林多前书》(1 Corinthians)。之后保尔写信给以弗所的基督教会。

桑吉(SANCHI,印度):佛教纪念碑群保存最完好的城市


桑吉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遗产,该城位于印度中部靠近拜特瓦河的平顶砂岩山上,高出村落 90米,是印度佛教纪念碑群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最值得一提的是桑吉大塔,它于1818年被世人发现。这座塔可能于公元前3世纪中期由阿育王 (emperor Asoka)开始建造,之后又有所扩建。塔身坚固,附上了一条用大石砌成的栏杆,连通4个门,上面有精美的雕刻描绘了佛祖的生活。

佛塔本身由一个基座支撑一个半球形的穹顶,这代表天穹笼罩大地。其上竖着栏杆,排成了正方形,上有一 桅杆象征宇宙之轴。杆上串连伞盖,表示几重天。其他遗迹还包括几座稍小的佛塔,一座聚会厅(支提caitya),一个有碑铭的阿育王石柱,几座修道院(公 元4–11世纪)。同时也发现了几个遗物篮子和400多个碑文记录。

Saturday, May 9, 2009

“物质第五态”精微结构现形

2008年10月25日 08:17

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内部

  经典物理学认为,物质的形态包括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自1924年以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成为传说中的物质第五态。据10月22日“每日科学”网站报道,近日德国美因茨大学的科学家们,对物质第五态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中单个原子的空间分布。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概念最早由印度物理学家玻色提出,爱因斯坦将其理论用于原子气体中,进而做出预言:物质除四态外,还存在另外的一种状态。当温度足够低、运动速度足够慢时,大部分原子会突然跌落到最低的能级上,此时所有的原子“凝聚”到同一状态,就像一个“超级原子”一样,具有完全相同的物理性质。

  然而,实现及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条件极为苛刻:一方面需要达到极低的温度(绝对零度的十亿分之几度),另一方面还需要原子体系处于气态。这在当时几乎是自相矛盾的,一直到理论提出71年之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才有所发现,于铷原子蒸气中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此后三位科学家因对它的研究获得200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一种相对纯粹的“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由此科学界对物质第五态的研究迈出关键性一步。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______Ketterle在纳原子气中实现的BEC

  而今美因茨大学的物理学家们竖立起一座新的里程碑。研究小组开发出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其空间分辨率远远超过以往使用的任何方法,能以极细电子束扫描超冷原子云,使得最微小的结构都清晰可见,因此可用于绘制“玻色—爱因斯坦冷凝物”中的单个原子。同时,研究人员成功使光晶格的结构变得可见,只要将冷原子置于其中,就可藉着调控光晶格来操控原子间的位置。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成果将加深人们对物质第五态的了解,“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对于超新星爆发、黑洞的模拟也会促进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而在物理学界,这诚如一面放大镜,将量子的微观世界徐徐呈现在人们眼前。

台学者发现物质第五态

  此为穿透式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与水共存的绕射照片”,绕射图案外圈六处晕开的光环,显示活动中的水分子可以夹于酯膜分子间,不断进出细胞膜。

据台媒报道,台湾物理学研究再度出现重大突破!台大物理系副教授赵治宇近日宣布研发出世界第一台能观察活体细胞的“生物环境穿透式电子显微镜”,并借由显微镜发现“物质第五态——酯膜结构”,推翻物理百年传统理论,未来教科书将因此改写。

赵治宇的研究在本期出刊的《物理评论通讯》发表,不仅被学者评为很有机会赢得诺贝尔奖,连美国国家研究室Argonne都邀请他前往技术指导。台大校长陈 维昭表示,未来医学院将与赵治宇合作,利用能看到活体细胞的显微镜,观察水分子如何渗透入肺部却出不来的动态,有助于肺水肿的医疗研究。甚至连AIDS、 SARS病毒如何入侵细胞膜,可以借由动态观察产生突破性进展。

赵治宇表示,“生物环境穿透式电子显微镜”不但能实际观察水分子以“渗透”方式进入蠕动的细胞膜,他更发现水与细胞膜呈现动态平衡时,细胞膜自然形成“酯膜结构”,与传统的固、液、气、液晶四态明显不同,改变物理学百年来的定论,未来教科书也都必须改写。

赵治宇表示,“生物环境穿透式电子显微镜”是世界第一台,技术领先其它国家至少十年。他指出,一般的电子显微镜只能观察被染色的干切片或冷冻后的死切片,并非活体细胞;新的显微镜则可以完全呈现水分子及其它病毒进出细胞膜的动态,结果更正确客观。

赵治宇指出,观察活体细胞的显微镜能运用在生活各层面,未来甚至可运用在保养品研发上,经由观察保养品如何渗透入活体皮肤细胞,更能确实掌握保养品与皮肤互动的过程。

右下圖:此为穿透式电子显微镜下“细胞膜与水共存的绕射照片”,绕射图案外圈六处晕开的光环,显示活动中的水分子可以夹于酯膜分子间,不断进出细胞膜

Link :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_物质第五态

Friday, May 1, 2009

两百年来最为注目的世界未解之谜

宇宙起源之谜

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的"宇宙大爆炸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50-180亿年以前的一次大爆炸,起初,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密集在某一基点,大爆炸发生后,宇宙无限膨胀,温度高达150亿度,宇宙中只有中子,电子,光子,中微 子等基本粒子,当温度下降到100亿度时,才形成化学元素,物质处于等离子态,以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形成气体,气体又凝聚成星云,后又凝缩为星体,发展为今天的总星系。上世纪初,科学家观测到星系光谱的普遍红移现象证明宇宙还在膨胀,1965年发现宇宙3K微波背景辐射现象,此外,天体质量中存在大量氦,以及天文学家观测到的所有星体年龄都未超出100亿年这一事实都支持了"大爆炸理论"。至于宇宙的未来,有人认为宇宙将无限膨胀下去,在10000亿年后消亡,所有的星体最后都会形成"黑洞",中子星或黑矮星而终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宇宙膨胀到一定时期后会开始收缩,1000亿年后又将缩成一点,而后再次爆炸,形成新的宇宙。

Link : 宇宙大爆炸

恐龙灭绝之谜


恐龙曾经是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从2亿年前至6500万年,统治地球长达1亿5千万年,然而,在中生代末期,却迅速灭绝了,科学家们众说纷纭,提出了气候变化说,小行星碰撞说,新星爆炸说,优胜劣汰说等等来解释其灭绝的原因,但也有人认为恐龙并未灭绝,而是进化成鸟类了,现代的鸟类,从蜂鸟到驼鸟,统统是恐龙的后代。在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岛,生活着一种头像蛇,身体像蜥蜴,四肢短粗,体态庞大的名叫科莫多龙的动物,被人们认为是史前恐龙的后裔,在非洲加蓬,土人们经常看到一种类似史前蜥龙的巨兽,皮肤呈红棕色,脖子长达三米长,出没在当地的沼泽地带。看来,人类还需进一步认识恐龙及其灭绝之迷。

Link : 恐龙灭绝之迷

通古斯大爆炸之谜


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大爆炸(Tunguska event),一个耀眼的火球横穿欧亚大陆,撞向地面,在低空爆炸,一瞬间,6000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呈放射状向四处倒伏,浓烟腾空高达20000米,巨大的声响传递到1000公里之外,据推算,爆炸的威力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爆炸威力的1000倍,由于爆炸地点人迹罕至,十几年后的1921年,才有考察队来到现场调查。那么,到底是什么东西制造了这场大灾变呢?是陨石,核爆炸,还是反物质,或是其它什么物质,科学家们推算出火球飞行的速度为2400-3600公里/小时,而陨石慧星进入大气层速度不会低于40000公里/小时,因而有人怀疑它是一个人造物。此外,在火球的飞行轨迹问题上科学家们的观测结果也大不相同,有的认为是由东向西,有的认为是由南向北,而且都有可靠证据。因而又有人推测火球曾中途改变方向。总之,通古斯大爆炸事件超出了人类已知的常规,无法用已知的自然现象和人为因素来解释。

Link : 古斯大爆炸

王恭厂大爆炸

公元1626年5月30日(明朝天启六年)在北京王恭厂一带发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灾变,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一声巨响,狂风骤起,天昏地暗,人畜,树木,砖石等被卷入空中,又随风落下,数万房屋尽为齑粉,死伤2万余人,让人心惊胆颤,触目惊心。灾后,男女尽皆裸体,衣物首饰器皿全都飘到西山上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缮围墙的3千工匠尽皆跌下脚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早膳的天启皇帝躲在龙书案下才幸免于难。奇怪的是爆炸中心却"不焚寸木,无焚烧之迹",用火药库爆炸或地震引起灾变,都难以解答。一时间,众说纷纭,天怒人怨,天启帝不得不下罪己诏,大赦天下。此事被御笔太监记入了明朝正史。

Link : 王恭厂大爆炸

魔鬼三角洲之谜

百慕大三角(Bermuda Triangle)位于百慕大群岛和佛罗里达群岛之间,从16世纪起,这片海域神秘失踪了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被称为"死亡三角"。1918年3月4日,美国军舰"独眼龙号"连同舰上300多人失踪,连SOS信号都来不及发出,1925年日本货轮"来福丸号"失踪,无线电里传出"快!快!死亡就在我们眼前,快来救命啊。。。。"就嘎然而止。1945年12月5日,5架美国"复仇者号"攻击机失踪,指挥中心收到信号:"现在位置不明,失去方向"。5分钟后,一架PBM水上飞机前往搜索,不久,也神秘失踪。情况严重了,美方于是调动600多架飞机和数百船只搜索,一无所获。1991年,探险家称在大西洋海底发现了5架"复仇者号"飞机,除一架中部断裂外,其它4架完好,科学家提出了不同的假说:磁场说;海底洞穴说;UFO说;超时空说等等。人们谈虎色变,可是,也有飞行员每天经过这片海域,工作了30多年,从未发生意外。但愿这个迷团能够早日解开。

Link : 百慕大三角

野人之谜


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流传着有关"野人"的传说,100多年来北美洲不断有人目击"野人",并称之为"大脚怪"(Big Foot),特征是与人相象,直立行走,两臂摇摆,全身是毛,身高8-9英尺,不会讲话。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古代巨猿的后裔,目前还仅停留在观察阶段。无独有偶,在西藏的喜马拉雅山麓,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畔等地还流传着"雪人"传说,1951年,英国珠峰登山队长西普顿拍摄到了第一张"雪人"的清晰脚印照片,终于使科学家们确信无疑。脚印长31。3厘米,宽18。8厘米,拇指大而外张。在我国湖北省神农架地区有许多目击者看到过"野人",并收集到一些毛发。人们描述其特征:眼睛像人,脸长,嘴突,四肢粗壮,无尾,明显分化出前臂和后腿,浑身棕红色毛发。1995年,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科考队进驻神农架考察。也许,不久的将来,"野人"之迷就会大白于天下。

Link : 野人之迷

土耳其古地图之谜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普托卡比宫,保存着16世纪奥斯曼帝国海军司令赖斯绘制的地图,时间在1513年至1528年,赖斯在附记中写到:"为绘制这幅地图,我参照了20幅古地图。"专家们惊奇地发现,这些地图绝对精确,从地中海到死海,从南美到北美,甚至连南极的各大山峰河流都准确无误地标明在地图上,可是历史记载,南极大陆是在1820年才被证实存在,最令人惊奇的是,地图上的山脉直到1952年才被科学家发现。今天的南极大陆一片冰天雪地,既无河流也无海湾,然而,人们却从1532年奥龙基。菲斯绘制的南极地图标出的河流海湾位置真的发现了深藏于冰雪下的冰河。专家推断这些地图应绘制于南极大陆还未被冰雪覆盖的年代,时间为距今6000年至15000年以前。此外,专家们还发现了1502年的贾米五世界海图,地图上的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变成了拥有众多湖泊河流城市的肥沃大地,现代科技证明远古时代的撒哈拉的确是地图上的样子。这些地图的坐标非常准确。科学家们推测这些地图应是用精密的大地测量仪器从高空拍摄的。最初是由远古时代的某个航海发达的民族绘制出来。

Link : 土耳其古地图

复活节岛巨人石像之迷

1772年,荷兰人在复活节这一天发现了这个南太平洋的无名小岛,取名叫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岛的四周全是巨石雕像,最高的有22米,400吨重,平均重达60吨,总计1000多尊。雕像造型奇特,眼窝深陷,没有眼珠,鼻子高翘,嘴唇紧闭,耳廓偏长,眉弓宽大,双手按着肚皮,表情严肃,肩并肩站立在海边,像是眺望,又像是沉思。还有一些雕像倒伏在搬运的路上和山上的采石厂中。根据记载,岛上的最早的土人来自波里尼西亚,大约在12世纪末,但是那时巨石雕像早已存在,据测定应在公元600-700年左右。人们产生出许多疑问:是谁雕刻了这些巨石雕像?如何运到海边的?为何雕刻以及如何完成的?为什么突然结束雕刻?他们去了哪里?有人认为,巨石雕像下面有石基石阶,高达3米,下面应是墓葬,巨石雕像是守护神或死者本人的模拟像。还有人认为,南太平洋有一块古大陆后来突然沉没,大陆上的居民曾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复活节岛原本是山巅,是残留在海平面上的古陆地一角。但是人们并未证实古陆地的存在,也无法解开雕刻者在极其原始的年代是如何搬运这些庞然大物的。或许,这将是一个失落的文明留下的永恒的秘密。

Link : 复活节岛巨石像

秘鲁纳斯卡巨图之谜
 (Nazca Lines)

在秘鲁有一块方圆350平方公里"纳斯卡荒原",站在地上看上去一片荒凉,地表散布着许多深0。9米,宽15厘米至数米不等的"沟槽",如果你从天空俯瞰大地,就会发现这些石头沟槽变成一条条排成几何图案的粗大线条,形成各种图案和图形,像鸟儿,鳄鱼,猴子,蜘蛛,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等等。每个图案都有数百平方米大,在陡峭的皮斯科湾还有一道高250米的人工岩壁,上边用雪白的磷光性石块砌成一幅长200米,宽2米的图案,人们称之为"三叉戟"就像航标,从海上远远的就能看到。是谁留下了这些巨图?许多人认为是古代印加人的杰作。在英国有个村子叫普拉东,附近的石灰岩斜坡上也分布着许多巨图,其中最有名的是"普拉东白马"长达55米,高大安祥,不知是何人所雕。时至今日,也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Link : 秘鲁纳斯卡巨图

南部非洲白贵妇壁画之谜


1918年,德国人马克在纳米比亚(Namibia)的布兰德山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了一幅优美的壁画,画中人物完全像一位二十世纪的贵妇人,身穿短袖套衫,马裤,戴着手套,臀部紧绷,穿着吊带袜和便鞋,烫着时髦的现代发型,胳膊腰部腿上都装饰着珍珠。壁画中还有一名瘦小的男子,戴着面具,手拿一根带刺的棒,四周都是原始的动物画。还处于蛮荒时代的先民能有这种想象力,实在是不可思义。在澳大利亚阿纳姆高地有一些奇怪的壁画,画上的人穿着类似今天宇航服的装扮,头上带着头盔,上面还有一根像天线的东西,衣服上还有拉链和尾饰。这简直就是今天宇航员的形象。在世界其它地方也有这样的壁画,原始人能够在史前还生活在洞穴时代就想到了衣鞋帽袜,甚至头盔吊裤,这可能吗?到底他们绘画的依据是什么呢?

Link : 南部非洲白贵妇壁画

人类起源之谜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Evolution)指出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结合当代考古成果,人类进化时间表是:古猿(1400--800万年前)南猿(400--190万年前)猿人(170--20万年前) 
 由此来看,古猿与南猿间空缺400万年,南猿与猿人间空缺20万年,其间进化的关键阶段至今未找到过渡种类的化石,因此,科学家们对于人类起源产生了谜团。1960年英国人哈代提出“海猿说”,指出800-400万年前,古猿曾下海生活,后重返陆地。证据是:人的皮肤裸露无浓密体毛,有皮下脂肪,泪腺分泌及排出盐分,出汗及性行为生理机制像水兽一般,而灵长类动物体表有浓密体毛,无皮下脂肪,其生理机制与人类大相径庭。人在水中分娩无痛苦,婴儿天生喜欢水,人潜水时地反应与海豹等类似。但该理论无法解释400万年的化石缺环,人类至今并未发现海洋古猿化石。另外一些科学家提出在400万年空缺中古猿与某种海洋生物发生了基因重组,即'海陆双祖复合说'至于是哪一种海洋生物尚无证据。还有科学家认为人的祖先是外星人与地球雌猿结合出来的。总之,人类起源之谜还在争论,还需要证据,随着科学的发展深入,这一迷团早晚要解开。

Link : 人类起源